海军军医大学长征医院 耳鼻喉科
耳石症,医学上称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(BPPV),是内耳的一种常见疾病,主要是由于耳石颗粒(耳石脱落)从前庭器官的耳蜗突移动到半规管内引起的。
具体原因如下:
1. 耳石的脱落:耳石是由小的钙质颗粒组成,正常情况下位于内耳的耳蜗突部位。在某些情况下,这些耳石颗粒可能会脱落并进入到半规管中,这是耳石症的直接原因。
当头部位置改变时,这些游离的耳石颗粒会移动,导致液体流动变化,刺激毛细胞,引发眩晕。
2. 头部创伤:外伤是耳石脱落的一个常见原因。头部受到较大冲击后,可能会导致内耳结构受损,使得耳石颗粒脱落。
3. 年龄因素:随着年龄的增长,内耳的结构可能会发生退化性改变,耳石容易脱落,所以老年人中耳石症的发病率较高。
4. 长期卧床:长时间卧床不动,特别是在一些需要长期卧床恢复的疾病或手术后,可能会影响耳石的位置,增加耳石症的风险。
5. 其他内耳疾病:如梅尼埃病、前庭神经炎等其他内耳疾病也可能引起或促进耳石的脱落。
耳石症的诊断一般通过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(如Dix-Hallpike试验)来进行。治疗通常采用物理复位手法,如Epley操或Semont操等,通过特定的头部运动帮助耳石重新回到正确位置,从而缓解症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