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东省立医院 全科
肝硬化在中医中属于鼓胀范畴,根据具体证型可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。以下是常见证型及其对应的方剂:
1. 气郁湿阻证:
表现:腹大胀满,按之软而不坚,胁下胀痛,饮食减少。
治疗:柴胡疏肝散合胃苓汤加减。
2. 寒水困脾证:
表现:腹大胀满,按之如囊裹水,颜面微浮,下肢浮肿,怯寒懒动,精神困倦,食少便溏,小便短少,舌苔白滑或白腻,脉缓或沉迟。
治疗:实脾饮加减。
3. 湿热蕴结证:
表现:腹大坚满,烦热口苦,渴不欲饮,小便短赤,舌红,苔黄腻,脉弦滑数。
治疗:中满分消丸和茵陈蒿汤加减。
4. 肝脾血瘀证:
表现:腹大胀满,脉络怒张,胁腹刺痛,大便色黑,舌质紫黯或有瘀斑,脉细涩。
治疗:调营饮加减。
5. 脾肾阳虚证:
表现:腹大胀满,形如蛙腹,神疲怯寒,舌淡胖,苔白滑,脉沉迟无力。
治疗:附子理中汤合五苓散加减。
6. 肝肾阴虚证:
表现:腹大胀满,青筋暴露,面色晦滞,口干舌燥,舌红绛少津,少苔或无苔,脉弦细数。
治疗:一贯煎合膈下逐瘀汤加减。
肝硬化的治疗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辨证施治,建议到正规中医院就诊,由专业中医医生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。